新聞直報員供求信息會員
當前位置 > 首頁 > 有機 > 行業動態 > 正文內容
浙大自主設計建成超高壓連續聚合實驗平臺
文章來源:     更新時間:2023-07-14 10:50:34
        經過2年多的技術攻關和反復試驗,浙江大學寧波科創中心烯烴聚合物先進制造技術創新示范平臺(以下簡稱平臺),日前自主設計并建成國內首套超高壓連續聚合實驗平臺(以下簡稱實驗平臺),為破解”卡脖子技術”難題,實現關鍵技術國產替代邁出了關鍵一步。
 
        直面超高壓聚合工藝成套技術被國外大型石油和化工公司完全壟斷,所需設備、儀表、管件等幾乎全部依賴進口的“卡脖子技術”難題和窘境,在項目負責人、浙江大學化工學院王靖岱教授帶領下,平臺在長期科研攻關的基礎上,突破封鎖,自主設計并建成國內首套超高壓連續聚合實驗平臺,裝置反應壓力最高350MPa、反應溫度最高300℃,可實現連續聚合和間歇聚合兩種操作模式?,F裝置全流程已經打通,聚合出了包括LDPE、EVA、EBA等在內的高壓聚合物。
 
        王靖岱介紹,高壓法乙烯自由基聚合需要在很高的壓力下才能穩定制備聚乙烯產品。此前工業裝置操作壓力為100-300MPa,基于該裝置,可以探索更高壓力下(350 MPa)的聚合,進一步調控產品分子鏈結構,拓寬產品指標范圍,提升反應器效率,開發新牌號。
 
        王靖岱自豪地指出,該實驗平臺,可以開展乙烯高壓自由基均聚合和共聚合,涉及基本物性數據測量、反應動力學研究、引發劑配方優化、調聚劑評價、新產品開發等,為超高壓自由基聚合工藝技術創新和成套技術開發提供理論與實驗支撐,并將用于通用和高端聚烯烴材料研究開發,如超高壓電纜絕緣料(LDPE)和屏蔽料(EBA/EVA)、乙烯-丙烯酸系列共聚物(EMA)、離聚體等系列化產品。
 
        更為重要的是,除了乙烯均聚物和共聚物外,在試驗平臺上,可以暢想、嘗試各種可能的反應及其技術,探索全新的反應及化學品,比如二氧化碳的資源化利用,極端壓力條件下的新材料制備等。
 
        作為浙江大學寧波科創中心的標志性成果之一,超高壓連續聚合實驗平臺將開放共享,服務于化工分院、材料分院、能源分院、食品分院等其他院系團隊,對寧波科創中心的整體學科建設、人才培養、科研力量等具有重要推動作用。并為國家石化行業的技術和裝備的自主與創新提供一個開放的超高壓反應試驗平臺。
 
 
 
目前,該平臺已獲得聚烯烴行業的廣泛關注,多家石化企業主動登門尋求合作機會。
   相關新聞
国产成人午夜性A一级毛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