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直報員供求信息會員
當前位置 > 首頁 > 新材料 > 項目動態 > 正文內容
國內首套120方超低溫儲罐通過驗收
文章來源:中化新網     更新時間:2023-08-02 15:20:19
中化新網訊 由中國石油工程建設公司(CPECC)研發制造的國內首套120立方米多層絕熱超低溫儲罐日前通過驗收。這標志著CPECC在大容量超低溫儲罐設計以及建造技術領域達到國內領先水平。

  超低溫儲罐是天然氣綜合利用、氫能、CCS/CCUS等新能源新業務領域的關鍵設備之一,對保障液化氣體工廠整體工藝穩定運行、提高工廠產品存儲能力、降低超低溫介質運輸裝車時間、減少產品損耗和能耗等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大容量超低溫儲罐成為大型超低溫液化氣體工廠、集散中心和儲備基地標配的關鍵設備。

  當前,國內超低溫儲罐大多為10立方米,此次通過驗收的120立方米多層絕熱超低溫儲罐儲存能力提升了11倍。大容量超低溫儲罐的設計制造存在罐體跨距大、溫差形變顯著、支撐結構復雜、絕熱優化難度大、國產超低溫閥門資源少、超低溫焊評條件苛刻、套合精度要求高、抽真空周期長等一系列技術難點,國內在大型超低溫儲罐方面缺乏設計、制造經驗,嚴重影響了相關產業的發展。

  為解決超低溫產業鏈中儲存和運輸等技術卡點,中國石油集團公司成立了重大科技專項課題,CPECC積極參與相關技術研發,組織成立近絕對零度大容量超低溫儲罐技術研發團隊。CPECC華北分公司、CPECC第七建設公司分別成立超低溫研究中心、儲運技術研究所等研發機構,第七建設公司裝備制造分公司為研發此產品量身定制了超低溫裝備制造基地。

  研發團隊通過自主研發技術攻關,與中科院理化所等科研院所合作不斷積累相關核心技術、完善技術細節。經過30多次技術交流,團隊于4月7日完成了一臺2.4立方米試驗儲罐的制造和120立方米超低溫儲罐設計成果。在此基礎上,他們進一步優化120立方米儲罐關鍵技術參數和制造方案,于6月25日完成儲罐制造和夾層抽真空工作,并按照任務書指標要求進行了檢測。經測試,在低溫輔助裝置尚未啟用的情況下,儲罐整體絕熱效果已優于任務書要求8倍以上,低溫輔助系統投用后液氮介質接近零蒸發。7月20日,國內超低溫領域權威專家對測試結果進行了現場見證,專家組認為測試結果優于任務書指標要求,一致同意通過測試驗收。

  截至目前,本研發任務已立項7項相關行業標準和團體標準,提交發明專利申請10項,實現了超低溫儲罐技術自主可控、設備和材料全部國產化的目標。

  CPECC主管新能源業務的副總經理劉中民表示,120立方米超低溫儲罐設計制造通過測試,是繼塔西南天然氣綜合利用項目和塔中“零碳”沙漠公路兩項實體成果后CPECC在新能源領域的又一亮點。下一步,CPECC研發團隊將按照集團公司要求進行現場應用測試對接工作,并繼續研發移動式超低溫儲罐關鍵技術,進一步提升公司超低溫儲運裝備設計制造技術實力。

 

   相關新聞
国产成人午夜性A一级毛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