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20世紀人類最偉大的醫學成就之一,抗生素的發現和使用挽救了數以億計的患者,人們曾認為抗生素可以一勞永逸地解決細菌感染,但由于抗菌藥物在醫療及養殖領域的大量使用甚至濫用,導致細菌耐藥性不斷發展。
微生物耐藥是目前全球公共健康領域面臨的重大挑戰,也是各國政府和社會廣泛關注的世界性問題。近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工業和信息化部、生態環境部、國家藥監局等十三個部門聯合發布了《遏制微生物耐藥國家行動計劃(2022—2025年)》(下稱“行動計劃”)。這是繼2016年我國多個部門聯合印發的《遏制細菌耐藥國家行動計劃(2016—2020年)》的再次文件更新。
如此力度與微生物耐藥展開決戰,從抗微生物藥物產業鏈來看,該份文件釋放了什么樣的信號?為什么遏制微生物耐藥如此緊迫?對整個產業鏈將產生什么樣的影響?相關企業在做著怎樣的努力與突破?
遏制微生物耐藥迫在眉睫
抗生素問世后,不僅被用于治療感染性疾病,還被用于保障醫療安全——從外科手術到化療,再到器官移植,最常規的醫療程序也要用抗生素避免可能會引起的感染。
但細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蟲隨著時間的推移發生變化,不再對藥物產生反應,就會出現抗微生物藥物耐藥性。由于抗生素的誤用和過度使用,抗生素耐藥性更快出現,感染預防和控制也越來越難。對于人類來說,一種“看不見”的敵人正在悄然出現——“超級細菌”。
微生物耐藥威脅到全球衛生和發展,持續削弱治療常見感染的能力。尤其令人擔憂的是,多重耐藥菌和泛耐藥菌(也稱“超級細菌”)在全球快速傳播,可能導致一些感染無法用抗生素等現有抗微生物藥物治療。
“由于抗生素使用數量大、濫用程度嚴重,中國已經是‘超級細菌’的‘重災區’之一。”陸軍軍醫大學國家免疫生物制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鄒全明告訴上海證券報記者,細菌耐藥性已經成為世界性問題。
據其介紹,目前人類面對的“超級細菌”主要有金黃色葡萄球菌、鮑曼不動桿菌、肺炎克雷伯菌等,大部分的抗生素對這些“超級細菌”不起作用。
鄒全明介紹,我國于2012年開始推行“限抗令”,嚴控抗生素類藥物的使用,力圖從源頭上解決抗生素濫用問題。此后,相關部門也曾多次發布新規,抗生素使用的管控力度不斷升級。
今年8月6日,國家衛生健康委臨床抗微生物藥物敏感性折點研究和標準制定專家委員會(國家藥敏專委會)成立。
新的行動計劃確立了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綜合施策的原則,聚焦微生物耐藥存在的突出問題,創新體制機制和工作模式,并提出九大指標。對于耐藥感染預防、診斷和治療相關臨床急需的新藥、疫苗、創新醫療器械等,依程序優先審評審批。
值得關注的是,新的行動計劃從應對“細菌耐藥”的范圍擴大至“微生物耐藥”,并將治理過程提前至了預防階段,并強調要以預防為主。
在此背景下,抗菌類藥物的市場格局正在重塑,高端抗生素市場或迎來快速增長。
高端抗生素及預防藥物機遇顯現
研發安全有效的超級細菌疫苗迫在眉睫。
目前,對于超級細菌疫苗的研發多集中在金黃色葡萄球菌上。從國外市場來看,包括默克、輝瑞、諾華、葛蘭素史克等在內的國際巨頭共計9個金葡菌疫苗開展了人體臨床研究,但是效果差強人意。
國內僅有歐林生物的金葡菌疫苗進入臨床試驗,且試驗數據較為理想。據悉,該疫苗是我國第一個完全自主研發的重組金葡菌疫苗,為國際上抗原種類最多的五價金葡菌疫苗,免疫攻毒的保護率大于85%。今年6月,歐林生物的重組金黃色葡萄球菌疫苗(大腸桿菌)III期臨床試驗正式啟動。
記者采訪歐林生物董事長樊紹文了解到,目前公司金葡菌疫苗的III期臨床正在穩步推進之中,預計用3年左右的時間完成III期臨床研究并實現產品上市。“金葡菌疫苗的意義在于解決全球抗生素濫用引起的耐藥菌問題。上市后,金葡菌疫苗的適應證有望從骨科手術擴展到其他院內感染的適應證,應用到整個醫院感染場景中。”樊紹文稱。
在藥物研發領域,相較于腫瘤、慢性病等熱門領域,超級抗菌藥在研企業和管線布局較少。但隨著臨床中細菌耐藥性的加速發展,超級抗菌藥成為備受關注的藍海領域。
從高端抗生素領域來看,多重耐藥抗菌藥市場主要由多重耐藥革蘭陽性菌抗菌藥市場、多重耐藥革蘭陰性菌抗菌藥市場組成。目前已獲批上市的針對多重耐藥革蘭陽性菌感染的抗菌藥中,糖肽類和惡唑烷酮類抗菌藥是臨床上治療耐藥革蘭陽性菌感染的主要藥物。
目前已上市的惡唑烷酮類原研藥物共有三款:輝瑞的利奈唑胺、默沙東的特地唑胺和盟科藥業的康替唑胺。2021年6月,盟科藥業研發的康替唑胺上市,被視為國產超級抗生素時代的開啟。該藥物上市半年后就被納入醫保。
在研藥品方面,包括盟科藥業的MRX-4、金城醫藥的利他唑酮、興盟生物的重組抗金黃色葡萄球菌毒素人源化單克隆抗體注射液等多款治療多重耐藥革蘭陽性菌感染的抗菌藥在國內處于臨床在研階段。
多黏菌素類抗菌藥則是治療耐藥革蘭陰性菌感染的經典藥物,國內已上市的藥品有:上海醫藥旗下的注射用硫酸黏菌素和注射用硫酸多黏菌素B、中國生物制藥旗下正大天晴的注射用多黏菌素E甲磺酸鈉、奧賽康的注射用多黏菌素E甲磺酸鈉。
此外,云頂新耀依拉環素、再鼎醫藥ETX2514SUL等通過授權引進模式獲得了產品在中國的商業化權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