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來,受成本端價格高企以及尿素供需錯配的影響,國內尿素現貨價格始終維持在2000元/噸以上的歷史高位。然而,筆者認為,2023年尿素價格可能逐步迎來下行周期,主要因為:從成本端來看,化工煤價格重心大概率逐步下移。從供應端來看,尿素產能經過連續兩年增加,日產量上升至同比最高水平,并且2023年全年尿素新增產能釋放較多。從需求端來看,上半年農業需求暫能托底尿素,但是需求受到國外經濟承壓的影響,下半年尿素價格終將迎來下行行情。
從供應端分析,一是當前尿素日產量已經超出17萬噸,同比增加1.6萬噸,為歷史最高水平。同時,自1月開始,尿素出口利潤大幅下滑,國內外尿素價格倒掛,國內出口貨源回流轉為內銷,并且在化肥保供政策下,氮肥工廠維持較高的開工率,尿素供應壓力進一步加大。二是雖然印度IPL發布尿素進口招標,但是由于其運輸周期較長,招標價格較低,并不及市場預期,這導致國內尿素出口至印度的窗口持續關閉,印度轉而向東南亞國家采購。三是近期傳聞俄羅斯有20萬—30萬噸貨源將于4月附近出口至中國,如果進口貨源流向天津、山東或廣州港口,短期內勢必增加國內供應,從而打壓國內尿素現貨價格。此外,自2月下旬開始,國儲貨源方面已經開始陸續投放出庫,也變相增加了國內尿素供應。四是上游尿素工廠利潤同比維持高位。根據理論計算,固定床尿素生產成本在2400—2600元/噸,生產利潤在100—150元/噸;水煤漿和天然氣尿素生產成本在2000—2100元/噸,生產利潤維持在700—800元/噸。因此,預計一季度尿素供應保持充足,疊加下半年尿素投產的新裝置,都成為利空尿素的主要因素。
從需求端分析,農業需求方面,今年春節較往年早,疊加東北寒潮雨雪天氣的影響,導致農需備肥時間延后。華北和華東地區的冬小麥是我國重要的糧食作物之一,每年春季,隨著氣溫逐步回升,小麥從冬季休眠狀態進入生長發育的返青期。返青期是小麥生長發育的關鍵時期,同時也是小麥追肥旺季,春耕備肥活動自南向北逐步展開。根據地區和小麥品種的差異,返青期施肥可以進行一次或兩次。第一次施肥在返青初期,也就是小麥開始恢復綠色、出現新葉的時候,這時給小麥施肥可以促進莖葉生長和分蘗,一般每畝對尿素的需求量在5—10公斤。第二次施肥在拔節期,也就是小麥莖節開始明顯增長、穗部開始形成的時候,這時給小麥施肥,可以促進穗部發育和籽粒灌漿,一般每畝對尿素的需求量在6—10公斤。因此,隨著返青期的到來,華北、華東地區對化肥的需求會增加,從而對尿素價格起到托底的作用。
工業需求方面,復合肥工廠開工率上行明顯,需求緩慢復蘇,東北區域復合肥廠對中小顆粒尿素仍有采購需求,高氮肥生產處于季節性旺季;三聚氰胺開工率也處于恢復期,但是受國外經濟疲軟的影響,三聚氰胺出口量大概率不及前兩年,而且三聚氰胺終端需求量也相對有限。
從庫存方面分析,一方面,截至3月1日,我國尿素企業總庫存量為82.89萬噸,較上周減少9.77萬噸,環比減少10.54%。上游緩慢去庫,多數省份企業庫存去化,短期上游排庫壓力緩解。另一方面,截至3月2日,我國尿素港口樣本庫存量為15.4萬噸,環比減少2萬噸,跌幅11.49%。在尿素出口窗口關閉的背景下,港口難有大量集港貨源。
總而言之,當前尿素處于供需雙旺的階段,雖然短期高供應對國內市場產生一定利空,但是尿素農業需求集中在4—5月,在此之前,尿素向上或向下空間都較為有限。因此,短期來看,可關注左側5—9反套的機會。中期來看,下半年尿素新增產能釋放較多,可關注逢高沽空尿素期貨2309合約的機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