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日,記者從生態環境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今年全國共審批項目環評10.53萬個,其中生態環境部審批重大項目環評80個,主要涉及水利、鐵路、煤炭開采、海洋油氣開發、核電、電力通道等。
據悉,目前生態環境部正在研究制定“十四五”環評與排污許可有關實施方案,把“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目標、任務分解落實到環評與排污許可領域,形成施工圖。
今年審批項目環評涉及總投資超過13.78萬億元
生態環境部環境影響評價與排放管理司司長劉志全介紹,今年全國審批項目環評10.53萬個,涉及總投資超過13.78萬億元,有力推動“兩新一重”行業(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新型城鎮化建設,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設)特別是電子制造業、風電光伏行業發展。
其中,生態環境部審批重大項目環評80個,主要涉及水利、鐵路、煤炭開采、海洋油氣開發、核電、電力通道等。創新能源電力保供相關環評政策,推進加快形成煤炭產能,僅10月以來已批或在批環評的煤礦項目涉及新增產能已超過1.27億噸/年。
劉志全透露,接下來將以謀劃“十四五”環評與排污許可工作為標志,形成未來幾年總體考慮。生態環境部研究制定了“十四五”環評與排污許可工作實施方案,努力做到“五個突出”,即突出改革創新、突出體系建設、突出效能發揮、突出監管執法、突出支撐保障,目標是把“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目標、任務分解落實到環評與排污許可領域,形成“十四五”時期推進各項改革的“施工圖”。
預計今年全國“兩高”審批數量同比降幅三成以上
劉志全表示,要對“兩高”項目實施源頭嚴防、過程嚴管、后果嚴懲,引導“兩高”項目低碳綠色轉型發展。通過指導各地建立“兩高”建設項目管理臺賬,現已形成包括兩千余個擬建在建“兩高”項目的生態環境管理臺賬。
“預計今年全國審批數量同比降幅三成以上。”劉志全表示,生態環境部將根據國家碳達峰、碳中和的總體部署,結合新的產業政策等要求,分期分批制修訂包括現代煤化工建設項目環境準入條件等在內的“兩高”行業環評準入規范文件,并適時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
在今年已開展的第二輪第三批、第四批和正在開展的第五批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工作中,都將盲目上馬“兩高”項目作為突出問題進行重點檢查。在“兩高”項目密集、環境空氣質量改善任務艱巨的重點區域,聚焦“兩高”項目開展監督幫扶,督促問題整改。在2021年度環評與排污許可監督管理工作中將“兩高”行業作為關注重點,督促“兩高”項目落實環評要求、按證排污。
工業固體廢物納入排污許可管理工作明年啟動
劉志全表示,為了引導企業自查自糾,樹立按證排污觀念,實現由“要我守法”向“我要守法”的轉變,接下來將有多項舉措。
一是加快推進出臺關于加強排污許可執法監管的指導意見,將排污許可證作為生態環境執法監管的主要依據,加強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的銜接,嚴懲排污許可違法行為。
二是印發實施排污許可提質增效行動計劃,持續組織開展排污許可證后監管,嚴格排污許可證質量和執行報告檢查,督促排污單位依證履行主體責任。
三是推動落實關于全面實施環保信用評價的指導意見,全面將排污單位和排污許可技術機構納入環保信用評價范圍,實施全國失信聯合懲戒。
根據去年新修訂的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第39條規定“產生工業固體廢物的單位應當取得排污許可證”,今年生態環境部發布《排污許可證申請與核發技術規范 工業固體廢物(試行)》,明確明年正式啟動實施工業固體廢物納入排污許可管理工作。
截至目前,生態環境部已組織全國將304.24萬個固定污染源納入排污管理范圍,其中核發排污許可證35.26萬張,下達限期整改通知書0.98萬家,對268萬家污染物排放量很小的固定污染源進行排污登記。 |